創新驅動調度發展 堅守保障電網安全
----記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調度運行人員平凡的一天
中國電力新聞網通訊員 張興科
西北電網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區域電網,覆蓋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五省區,供電面積311萬平方米,約占中國大陸面積的1/3,負責向1億人口提供安全、優質、經濟電能,帶動了區域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維護了民族邊疆地區社會穩定,是聯通“三華”及西南區域的交直流混聯特大型電網,作為堅強的送端電網,肩負著電力內需外供、能源資源大面積優化配置的重任。
西北電網整體呈現“大火電”、“大清潔能源”通過“直流”送出的格局,電網運行控制難度大,新能源消納矛盾突出。而西北電網的安全穩控運行、清潔能源的有序消納,離不開隱藏在電網核心的隊伍---西北調控分中心調度運行人員。在很多人眼里,電網調度工作是高大上的存在:辦公場所寬敞明亮,指揮電網高不可及,制服統一帥氣有范兒,工作重要卻又閑適......現實真的這樣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用鏡頭記錄調度運行人員普普通通的一天。
堅守責任護安全,永不懈怠保運行
西北分中心調度運行值班執行三班倒值班制,早晨五點,天未破曉,堅守了一夜電網的調度員,又重新打起精神,開始了繁忙的檢修停電操作。
“現在是秋季檢修階段,檢修設備很多,重要設備停運檢修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影響很大,對調度員也是不小的考驗。調度員們精心安排電網方式,制定專項預案,嚴把安全校核關口,常態化開展反事故演習,嚴防出現電網安全穩定破壞事故。今天需要停運的直調設備有2條750千伏母線、3條750千伏線路。”西北分中心調度長張興科說。
在電話聲此起彼伏中,一天的檢修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始了,調度員井然有序的控制著電網安全運行。
管理與技術創新,助力清潔能源消納
上午10點,西北分中心調度員李武璟根據新能源超短期預測發現,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新疆哈密地區光伏出力增長速度較快、風電出力平穩上升,甘肅、新疆將出現備用不足問題。分調調度員組織甘肅通過西北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分別陜西、寧夏直調機組開展跨省調峰交易,同時,令新疆提交天中直流跨區現貨交易,經與國調協調,出清新疆送河南現貨交易,西北清潔能源得到了有序消納。
西北地區是我國最主要的能源基地,已經形成7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新能源總裝機規模將超過1億千萬。為促進清潔能源綠色發展,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西北分中心創新建立新能源發電快速響應和柔性調度機制,國內首次構建基于168小時新能源預測的快速響應和柔性調度機制,創新建立停電工作新能源受阻風險預警分級機制,實現網源兩端停電檢修工作統籌協同。
“原來我們控制電網重要斷面需要人為手動調整,控制繁瑣,現在實時調度運行中,運用I-GO系統(智能電網運行控制系統),實現新能源發電“自動導航”,新疆西北聯網通道等27個新能源送出通道利用率大幅提升,穩定保持在99%左右,智能化實現新能源發電和整體效率效益最大化。”調度長原博說。
“西北電網自2016年以來,在新能源裝機增長近20%的情況下,實現新能源利用率由70.87%提升至2019年截至9月底的91.62%、新能源發電量翻番,標志著西北電網新能源利用水平達到國際先進,這不僅得益于西北分中心調度員勤勤懇懇的努力,更得益于西北分中心調度員以創新為驅動,前瞻性開展管理、機制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新能源管理水平和技術手段,構建了優質、高效的新能源利用體系。”調度運行處副處長王智偉說。
先進物聯網技術,保障電網安全
忙碌的上午在接打電話中度過,時間已經到了中午十二點,檢修工作已基本操作完畢,新能源消納也在有序中進行,調度員們準備在調度臺就餐,突然,綜合智能告警報出:750千伏寧月I線跳閘,重合失敗,緊接著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聲響起,西寧變、日月山變相繼匯報線路跳閘情況。
調度長沉著冷靜,認真分析故障后電網特性,按照反事故預案原則,與主值、副值調度員協同合作將電網控制在安全范圍內。調度員通過一體化安全智能管控平臺獲得線路近區有一股強對流天氣,初步分析,本次線路跳閘主要因可能為線路走廊極端惡劣天氣引起的,經過調度員緊張而有序地操作,對線路進行試送電成功,快速消除了此次事件帶來的風險,保障了西北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西北電網結構復雜,運行難度大,“牽一發而動全身”,調度員必須要時刻戰戰兢兢、保持精神高度緊張,面對事故要沉著冷靜、認真研判,而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可以通過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超前感知氣象信息、設備信息,并根據風險預警編制切實可用的反事故預案,為調度員分析處置電網故障提供了有力的抓手。”調度長崔偉說。
西北電網一體化安全智能管控平臺是通過運用泛在物聯、數據挖掘、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在國內首次將電網設備外部環境信息、智能運檢信息和大電網運行狀態信息進行互聯融合,實現對電網安全風險的精準感知,提高電網風險抵御能力,提升運行效率效益。平臺上線以來,取得多項應用成果,累計發布各類風險預警500余次,解除聯網通道緊急停電事件風險4條次,先后為“6.6”南疆750千伏車喀I線緊急停運、“8.29”吉泉直流極I閉鎖等故障處置提供輔助決策,為電網安全效益高水平運行提供持續動力。
中午14點半,事故處置夠一段落,電網運行方式調整到位,調度員們圍坐在簡易的餐桌前開始就餐,此時飯菜已涼了,但他們已經習以為常。
發揮大電網優勢,優化全網資源配置
時間到了下午5點半,西北電網晚高峰馬上到來,西北分中心主值調度員徐海超提前與各省核實網內備用平衡情況,今日晚高峰陜西地區受天氣影響負荷較計劃高出100萬千瓦,省內上備用存在缺額,甘肅地區風電增長較快,存在250萬千瓦富余電力,同時存在受阻風險。西北分調調度員組織陜甘開展跨省交易,組織電力支援用電缺口陜西,保障電力可靠有序供應,同時聯系國調中心申請增加直流功率,經國調協調華中地區提升150萬千瓦,配合消納甘肅新能源。
“西北電網是能源資源富集,是國家電網堅強的送端電網,目前已經建成投運9條跨區直流輸送通道,直流外送規模不斷提升,西北分中心發揮大電網優勢,統籌內需外供,精準施策,最大外送電力3007萬千瓦。不僅保障了自身電力的可靠供應,也實現了直流大功率外送支援,為東部地區送去綠色清潔電力。”調度長王文倬說。
采訪手記
一天的跟蹤記錄下來,感受最深的是調度員踏實認真的工作態度與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7684天,這是西北電網截至今日安全運行天數,正是這樣一群電力調度人員,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堅守著西北電網。
近年來,西北分中心調度運行處以堅定不移推進西北分部“四個升級”為導向,以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為驅動,持續增強大電網協調控制能力、增強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增強電網調度精益化管理能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與電力可靠供應。先后多次獲得國家電網公司“先進班組”、中共國家電網公司“電網先鋒黨支部”、國家電網公司共青團“青年文明號”、中國能源化學工會全國委員會“工人先鋒號”、陜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工人先鋒號”等榮譽稱號,累計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得多項創新成果獎項。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芳華,在數不清的節假日與深夜,西北分中心調度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如既往的堅守崗位,將對祖國的滿腔熱血化為不斷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的動力。作為安全生產保障第一線,一天跟蹤記錄雖然接近尾聲,但是西北分中心調度員們守正創新、勇于進取的步伐從未停止,他們繼續迎難而上、砥礪前行,全力推動西北分部“四個升級”再上新臺階,為建設“三型兩網”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貢獻西北的力量。
責任編輯:周小博 投稿郵箱:網上投稿